為了獲得盡可能大的動態范圍,傳統的單電源耳機放大器都會在輸出級增加一個直流偏壓。一般而言,這個直流偏壓的值會被設為1/2VCC。因此,輸出級和耳機之間就必須增加一個大容量的交流耦合電容,來隔離直流(220uF)。圖1給出了這種電路的簡化圖。
如果沒有這個隔直電容,就會使大的直流電流毫無阻隔的流入耳機,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損耗,甚至可能損壞耳機和耳機放大器。但增加的隔直電容需要足夠大的容量,因此又會增加電路的體積和成本。并且,這個隔直電容和耳機的阻抗負載構成了一個RC高通濾波器。-3dB截止頻率點由下式決定:
f-3dB=1/(2πRLCOUT)
RL是耳機負載阻抗,COUT是輸出隔直電容。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高通濾波器會對低頻信號造成衰減,劣化放大器電路的低頻響應,造成音頻信號的失真。大容量的輸出隔直電容可以減小低頻信號的衰減效應,但缺點是電容的體積太大、價格也頗為昂貴。圖2給出了不同容值的隔直電容的低頻衰減特性。可以明顯注意到,當耳機負載為16Ω、輸出隔直電容為100uF時,其-3dB截止頻率點為100Hz,正好落在音頻范圍內,造成低頻信號的衰減。

電容電壓的變化所引起的電容值變化,被稱作電容的電壓系數。在-3dB衰減頻率點時,電容主要呈電抗特性,電壓系數表現為與頻率相關的失真。圖3顯示了由隔直電容引起的失真,可以看到,在100Hz以下的低頻,THD+N急劇增高。

MAXIM公司專利的音頻放大器直接驅動技術克服了上述缺點。直接驅動技術的核心是采用充電泵電路產生一個內部負壓,使耳機放大器的直流偏置點就在電源的地電平上。從電路上看,輸出端不再需要容量高達220uF的隔直電容,而只是增加了充電泵電路需要的兩個小電容(1uF)。因此,電路的體積和成本都得到了大幅降低。并且,改進后的輸出動態范圍幾乎是傳統電路的兩倍,由于去掉了隔直電容,頻率響應也得以改善。圖4是采用了直接驅動技術的MAX4410的簡單示意圖。

圖5是采用MAX4410的耳機放大器的典型電路。
與傳統電路相比,它有以下優點:
不再需要大容量的輸出隔直電容(典型值為100μF-470μF),同時還能消除由電容的電壓系數效應引起的THD失真。
-3dB截頻點由輸入電阻和電容決定。根據圖5電路中的輸入電阻和電容值得到的截頻點在1.6Hz附近。而在傳統AC耦合輸出的電路中,16Ω耳機需要6200μF的輸出隔直電容才能達到1.6Hz的低頻-3dB截頻點。這在實際應用中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圖5電路的低頻響應也不再與負載相關。

開關/切換噪聲消除電路
在傳統的單電源耳機放大器電路中,隔直電容是開關/切換噪聲的主要來源。因為在上電時,隔直電容被充電到直流偏置電壓;關電時,則又要從直流偏置電壓放電到地電平。在這一瞬態過程中,耳機上會產生音頻噪聲。MAXIM直接驅動技術去掉了隔直電容,也就去掉了開關/切換噪聲的最大來源。同時,MAXIM的音頻放大器還采用了額外的降噪控制電路,可在電源開關時去除輸入部分的開關/切換噪聲。在大多數應用中,MAX4410的前級驅動器都會有一個直流偏置,通常為VCC的一半。

在上電啟動過程中,輸入耦合電容通過MAX4410的RF被充電到這個直流偏置電壓上,引發一次輸入電容的電壓波動,形成人耳可感知的開關/切換噪聲。與前級驅動器相關的輸入濾波器RIN和CIN構成一個時間常數,MAX4410通過上電時延遲/SHDN關斷控制腳的上升時間,大約為4到5倍輸入RC電路時間常數(200~300ms),將這個與輸入相關的開關噪聲去除掉。

如圖6所示,在電源開關過程中,輸出信號的頻譜中的音頻成分降到了最低。
我司的耳機放大器IC資料請查閱:http://www.wujiu5zhuce.cn/product_1040.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