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控制:調節顯示屏亮度
該控制方案的第二部分是調節顯示屏的背光亮度。這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具體取決于設備中的顯示屏模塊。有兩種最簡單的方式,一種是借助脈沖寬度調制(PWM)方案的直接調節方式,另一種是采用顯示屏控制器的間接調節方式。
許多顯示屏模塊如今都配有一個集成控制器,用戶可以通過向控制器發送串行命令,直接設置背光亮度。如果顯示屏模塊未配備集成控制器,還可安裝一個簡單的背光控制執行器,控制顯示屏后面用于背光照明的白光LED燈的輸入電流。實現這種控制的一種簡單辦法是:直接給LED串聯一個場效應晶體管(FET),使用PWM信號快速打開、關閉FET (圖5)。然而,也可以利用單一芯片(用于LED控制的MAX1698升壓轉換器)準確、可靠地調節(圖6)。

圖5. 簡單的PMW控制電路

圖6. 基于MAX1698的LED亮度調節器
背光控制:建立連接
最后一步就是在傳感器和執行器之間建立連接,通過微控制器實現。有人可能首先要問:“環境光強如何映射到背光亮度?”事實上,有些文獻專門介紹了相關方案。其中一種映射方式是,Microsoft針對運行Windows 7操作系統的計算機提出的。圖7所示曲線是由Microsoft提供的,它可以將環境光強度映射到顯示屏亮度(以全部亮度的百分比表示)。

圖7. 將環境光強映射為最佳顯示屏亮度的曲線示例
這種特殊曲線可以用以下函數表示:

如果設備采用的是已集成亮度控制功能的LCD控制芯片,就可通過向芯片發送指令,輕松設置背光亮度。如果設備采用的是PWM直接控制亮度,則要考慮如何將比例信號映射至顯示屏亮度。
在MAX1698示例中,根據其產品說明書的介紹,可以將驅動電流映射為電壓。通過這個示例,我們可以假設LED電流強度幾乎與其電流呈線性關系。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上述等式中乘上一個系數,計算出PWM所映射的有效電壓,該電壓再被映射至LED電流,最后轉化成顯示屏亮度。
方案實施
最好不要從一個亮度級直接跳轉到另一個亮度級,而是平滑上調和下調背光亮度,確保不同亮度等級之間無縫過渡。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最好采用帶有固定或不同亮度步長、可逐步調節亮度的定時中斷,也可采用帶有可控制LED輸入電流的PWM值的定時中斷,或者是能夠發送到顯示屏控制器的串行指令的定時中斷。圖8提供了這種算法的一個示例。

圖8. 步進式亮度調節的算法示例
另一個問題是,系統響應環境光強變化的速度。我們應盡量避免過快地改變亮度等級。這是因為光強的瞬間變化(譬如一扇窗戶打開或瞬間有一束光掃過)可能導致背光亮度發生不必要的變化,這往往會造成用戶感覺不適。并且,較長的響應時間還有助于減少微控制器對光傳感器的檢測次數,從而可以釋放一定的微控制器資源。
最初級的方法就是每隔一兩秒鐘檢查一次光傳感器,然后相應地調整背光亮度。更好的方法是,只有光線強度偏離特定范圍一定時間后,才對背光亮度進行調節。譬如,如果正常光強是200lux,我們可能只會在光強降到180lux以下或升至220lux以上,而且持續時間超過數秒的情況下才調節亮度。幸運的是,MAX9635和MAX44009都集成了中斷引腳和閾值寄存器,可輕松實現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