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散發射可以理解為諧波分量,比如GSM900 的2 次諧波分量在1.8G,3 次諧波分量在2.7G,等等。雜散發射的測量通常在0-6GHz 之間測量,在1GHz 到4GHz 處應小于30dBm,GSM規范里有相應的規定。雜散發射在兩種模式下測量,一種是傳導模式,一種是輻射模式。而每一種模式下又分為信道模式 (Traffic)和空閑模式(Idle),通常信道模式的值會大于空閑模式。
標準
以下四張表是在四種模式下 GSM 標準規定的雜散發射功率限值:

圖表 1 傳導型雜散發射,MS 被分配一個信道(Traffic,通常是62 信道,902.4MHz)

圖表 2 傳導型雜散發射,MS 處于空閑模式(Idle)

 

圖表 3 輻射型雜散發射,MS 被分配一個信道(Traffic,通常是62 信道,902.4MHz)

 

圖表 4 輻射型雜散發射,MS 處于空閑模式(Idle)

雜散發射的產生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電路 Layout 過程中EMC 考慮不夠(主要指射頻部分);
2. 天線失配;
3. PA 不正常工作;
4. 結構設計造成的雜散過大。

抑制雜散發射的方法:
1. 用柔性銅皮將射頻電路部分全部包裹起來;
2. 換不同的天線形式;
3. 將結構件上盡可能多的地方貼上柔性銅皮。

以上處理方法中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包裹銅皮時要將天線露出來,因為雜散發射測試時是遠場測試,必須要手機發射,在微波暗室里幾米外無線接收,特別是信道模式,如果銅皮將天線都包住了,信號無法發射出來,就無法連接注冊了。
雜散發射在諧波階數越高的地方越不容易抑制。
下面介紹雜散發射的測試環境和測試方法:

 

我們看到,上圖中暗室模擬的自由空間電磁波輻射環境,暗室分為3 米暗室、5 米暗室、10米暗室等等,其含義分別指移動臺到接收天線之間的距離分別是3 米、5 米、10 米,這里的測試環境是5 米暗室,高約10 米。暗室里的設備包括一個旋轉臺、一個雙錐對數周期天線、一個雙極波導喇叭天線,雙錐對數周期天線接收30MHz 到3GHz 信號,雙極波導喇叭天線接收3GHz 到6GHz 信號(雙極波導喇叭天線能接收1-18GHz 的信號,我們選取其中的3GHz到6GHz 頻段)。
測試方法:
1. 根據暗室到綜測儀間線纜長度設置綜測儀的衰減值(一般小于50dB),設定綜測儀的一些常規設置;
2. 設定頻譜儀的一些常規設置,考慮是否使用高通濾波器(測試 30MHz 到3GHz 信號不需要高通濾波器,測試3GHz 到6GHz 信號需要用到高通濾波器)
3. 通過暗室外的位置控制器調節旋轉臺上下位置和水平方向 360 度旋轉、調節雙錐對數周期天線或雙極波導喇叭天線的極化方向(調節和移動臺的極化方向一致),這樣在所有方向上找到移動臺輻射最大值(此時其諧波分量也是最大值),作為雜散發射的最后結果。
重復以上步驟,在GSM、DCS 以及Traffic、Idle 各種模式下都測試一遍,得到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