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安全”、“信息與舒適”正成為推動汽車電子化的3大主要原因。以低油耗化為例,由于涉及到如何通過傳感器有效控制燃油噴射量、對各種控制閥進行調整、以及發電機高效化等問題,那些依靠先進電子元器件設計出來的復雜電子控制系統,就成為幫助汽車制造商脫穎而出的利器。
而自安全氣囊成為汽車標準安全配置以來的二十多年間,汽車安全技術也實現了長足的進步。從以座椅安全帶、安全氣囊和碰撞檢測系統為代表的“被動安全”,到防抱死(ABS)、電子穩定控制、自適應懸架和舵角/側傾控制這些“主動安全”措施,再到最新的“駕駛員輔助”(ADAS)系統。這些系統開始逐漸與車內通信系統相融合,使汽車更具自主性和智能性。
ROHM(羅姆)半導體有限公司LSI商品戰略本部商品戰略統括部長 久保優認為,由于以上每種應用分別對應不同的微控制器和相應的電源IC,因此,汽車電子化必將帶動電源IC的迅猛增長和需求多樣化趨勢。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之前全球汽車銷售量將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但與之相比,汽車電子元器件相關產品的增幅將達到每年7-8%。因此,ROHM今年將公司主營業務中汽車和工業設備的占比預期從2013年末的33.9%調高到40%。

F1:車載電子元器件的電源IC銷售額示意圖(以2013年為“1”計算)
車用電子元器件需求趨勢
車載電源IC通常用來給微控制器提供電壓,由于應用日趨復雜,微控制器的種類和用途正日漸豐富。ROHM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中心技術主查張方明表示,車載MCU數量已從傳統50-100個/輛上升到當前的300-500個/輛,它們對電源IC的封裝、電壓、電流、耐熱等性能提出了更多細分化要求,這對約占汽車電源產品30%份額的車載LDO產品來說,是絕佳的市場機會。
另一方面,車廠對產品通用性需求也更為強烈。以前,車廠將重點更多放在實現機械控制設備的電子化上,往往在不同應用中使用不同廠家、不同電氣特性的電源IC,除了導致成本上升外,不可互相替換也是頑疾。但在如今的汽車開發中,車廠改變了這一做法,除了通過與其它電子系統的協調和集成控制來構筑標準平臺,借此消減重復的電子元器件個數外,藉由標準化和通用化來實現電源IC這類關鍵器件的低價化也是通行做法。
進一步推動這種通用化、標準化的是以最近的東日本大地震為代表的災難等對事業運營的影響。當這些災難發生時,制造業、汽車產業受到的沖擊尤為巨大,甚至很難維持事業的運營,從而促使全世界范圍對事業持續計劃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的意識高漲。
“超低功耗”和“超高通用性”成為兩大戰略
ROHM(羅姆)日前面向車身/動力傳動與車載信息娛樂兩大系統,推出了2個系列共計43種類型的車載LDO型線性電源IC產品,“低功耗”和“超高通用性”成為最大賣點。以BD4xxMx為例,其靜態消耗電流僅為40μA,更重要的是,全系產品均具有即使輸出電流增加也與無負載時消耗電流值幾乎一致的特性。“眾所周知,伴隨著輸出電流的増加,大多數LDO自身的消耗電流也直線增加,發熱限制已成為一大難點。但ROHM對此擁有技術上的優勢,產品完全符合車載IC行業標準AEC-Q100,具備車規要求的可靠性與便利性。”張方明說。
在全球車載LDO產品領域,ROHM(羅姆)當前市場占有率約為4%,除上文談到的超通用系列外,2012年7月推出的超低靜態電流系列也備受矚目。該單芯片車載用LDO產品采用BiCDMOS工藝制造,電流6μA且耐壓50V。盡管市場上存在電路電流小的LDO產品,但這種高耐壓水平并可在苛刻的車載市場使用的、確保電氣特性與可靠性的產品在全球尚屬首例。
“ROHM(羅姆)擁有強有力的一體化生產與產品開發體系,我們希望盡快將公司全球車載LDO市場份額提升到10%左右。”久保優表示,多功能化(內置收發器、復位電路)、高性能(進一步降低靜態電流,提供輸出穩定性,實現高耐熱)、技術拓展(針對傳感器用電源IC的需求增長,實現跟蹤器功能)將成為ROHM(羅姆)未來重點關注的三大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