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這幾年D類功放技術發展的很快,市場占有率不斷加大,但是D類功放也有它自身不足之處,還是不能完全取代AB類功放,與D類功放相比,AB類功放都有哪些優勢呢?第一,AB類功放設計相對比較簡單;第二,大多數AB類功放都是采用單面板,這樣可以減少成本;第三,外圍元器件比較少;第四,沒有EMI干擾;第五,音質較好。
AB類功放應用
并聯應用是AB類功放的應用之一,如圖1所示。IC并聯時可提高輸出電流,增加帶載能力,可以帶更低阻抗的喇叭負載。為了防止兩個放大器輸出電流不一致,在輸出端分別串聯一個小電阻,作為均壓和均流。橋接模式應用在相同的電源電壓下,橋接的輸出壓增加了一倍,輸出功率是單端模式的4倍。圖2為LM3886橋接應用電路。

圖1 AB類功放并聯應用

圖2 AB類功放LM3886橋接應用
穩定性
設計應用的穩定性很重要,設計的不完善容易引起振蕩。振蕩產生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一種振蕩之一是波形的負半周有毛刺產生“(fuzz)”。振蕩不只出現在負半周,正弦波上的每個點都有可能產生。
對于震蕩的解決方案一般有三種,第一是加入緩沖器的方法,在輸出端加入RC消振電路(也叫茹貝爾(zobel)移相網絡;第二是放大器增益方法,大多數的AB類功放要求閉環增益大于10倍,在反饋電路中加入反饋電容,增加電路的穩定;第三是改善電源,在靠近器件的位置安裝高頻濾波電容。
散熱因素
所有的IC產品都存在熱損耗,AB類功放在運行時會有較大的熱量產生。不同的功耗取決于電源電壓和輸出負載(8Ω或4Ω)。
散熱效果取決于IC本身封裝的熱阻。θja 指的是“結與環境的熱阻”,θjc 指的是“結與外殼的熱阻”。散熱片也是以℃/W為單位的熱阻,θCS指的是“外殼與散熱片的熱阻”,θSA指的是“散熱片與環境的熱阻”。
PDMax = V2/(2×2RLoad)+PQ
其中,V為電源電壓,PQ為靜態功耗。
LM1875的PDMAX值
PDMAX=(50×50)/(2×(3.14)2×8)+(50V×70mA)
PDMAX=15.35+3.5=18.85W
大多數IC的數據手冊都有相應的“功耗”曲線,這是找出PDMAX值最簡單的方法。不是所有工作條件下的功耗都能從曲線圖找到,需要確保喇叭負載與所選的“功耗”曲線圖相對應,如圖3所示。

圖3 LM1875功耗曲線
關于器件溫度的計算,首先計算芯片的總熱阻,假設散熱片熱阻為2℃/W。
LM1875(θjc+散熱器熱阻)=(3℃/W+2℃/W)=5℃/W
考慮到芯片最大承受溫度不超過150℃,假如最大的環境溫度為50℃,芯片最高溫度可能達到的值可以計算得出。
(總熱阻) ×PDMAX+T(最大環境溫度)=(5℃/W) ×(18.85W)+50℃=144℃
找出散熱片規格簡單易行的方法如圖4所示。首先,在縱軸上找出相應的PDMAX值,然后在橫軸上確定最大環境溫度,選取適當的散熱器熱阻,在這里要注意所有的線都相交在150℃,即IC最高承受溫度。

圖4 功耗與環境溫度曲線
PCB走線
地線設計時要關注地線間的電流。從輸出信號地到電源地都屬于大電流地,輸入信號地線與輸出信號地線的線寬已經很大,不過還是存在阻抗。地線間的電流使得地線產生雜波波形。
雜波波形的產生是由于輸入信號地與輸出信號地直接相連。現在輸出信號地與輸入信號地形成電勢差,電流從輸出地流向輸入地。這將會使得在放大器的輸入信號端增加了一個雜波信號。
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地線走線如圖5所示。現在輸入信號地與輸出信號地已分開走線,兩種地線在比較穩定的地線點相連接(電源濾波電容的接地點)。

圖5 修改前(左)和修改后(右)的地線走線
那么,如何評價地線走線是否合理呢?先連接放大器負載和電源,然后將放大器輸入端和輸出端分別與失真儀相連接,最后將示波器探針連接到功放的輸出端。
圖6所示的黃色波形為經功放放大后有用信號的輸出波形,綠色波形為無輸入信號時的輸出波形,綠色輸出波形代表功放自身產生的波形。圖6左邊所示的修改前的輸出波形表明功放輸出噪音比較大,這是由于地線的連接不當引起的。修改后的輸出波形如圖6右邊所示,可以看出,采用了與左邊顯示的波形是同一款功放IC,但是卻改善了功放的接地問題,修改后的輸出噪音很小,圖6右邊的綠色微弱雜波波形主要是功放本身的交接失真引起。

圖6 經功放放大后有用信號的輸出波形(修改前后)
輸出保護
輸出保護的保護類型包括熱保護、限流保護和SOA(安全運行區域)保護。熱保護就是如果IC的溫度升到設定溫度,IC將會自動關斷。限流保護是當電流過大時,將箝位輸出電流。SOA(安全運行區域)保護即限制輸出功率。
限流保護如圖7所示,原理是,當電流經RE電阻流到喇叭負載。隨著輸出電流的增大,使得V的電壓值升高。當V=0.7V時,三極管導通,有電流I流過三極管。輸入電流很多部分被導通的三極管所旁路,限制輸出三極管的電流增大。

圖7 限流保護
“Overture”系列功放具有限流保護電路、過壓保護電路和SPiKe保護電路特性。優勢包括集成度高、反應迅速和對輸出的所有狀態進行監測。而且,“Overture”系列功放失效的機率非常小。
音頻功放驅動器
音頻功放驅動器電路如圖8所示。紅色方框內為推動器的架構,功能包括前置放大、靜音功能、輸出晶體管溫度補償電路、軟削波、有源鉗位(Baker clamp)。

圖8 音頻功放驅動器電路
優點是:承受較高的工作電壓,可達到200V;可
根據需求拓展輸出功率,增加三極管的推動個數;0.0005%非常低的失真度。
輸出三極管的VBE值會隨著溫度而變化,必須調整好輸出偏壓電流,補償溫度的漂移。
問:頻率響應可以達到什么水平?
答:高頻部分頻響實際的體現和器件本身的GBW以及外圍的增益有關,簡單理解為GBW=-3dB帶寬乘以閉環增益,一般設計可以按照這個公式計算得到滿意的頻響。低頻部分需要計算CR的高通濾波器來計算得到。
問:差分/單端的轉換有哪些比較好的方法?
答:變壓器轉換,運放轉換都是很好的方式,推薦TI高性能的OPA系列以及我們SVA產品,例如OPA1632,LME49726等。
問:輸出端snubber電路起什么作用?如何設計?
答:消除高頻振蕩,一般R選值1Ω~4.7Ω之間,選值在 0.1μf~0.22μf之間。
問:和D類功放相比,AB類功放的穩定性能如何?音質性能如何?
答:和D類功放相比,AB類的優點在于低失真,所以音質更好。但是缺點在于AB類的功耗較大,一般在大功率情況下必須很好地考慮散熱問題。
問:TI的AB類功放對電源有何要求?是選用開關電源還是線性電源好?
答:干凈而穩定的電源是所有器件的要求,所以較好的選擇是用線性電源。
問:在音箱設計中如何選擇AB類音頻放大器?
答:目前絕大多數的多媒體音箱仍然采用AB類功放,可以按照指標(SNR、THD)選擇,負載喇叭阻抗和輸出功率來選擇。音箱的聲學結構設計,分頻設計和電源設計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問:高功率半導體測試是否會大幅度增加產品的成本?
答:測試的成本依據不同的產品情況不同,并不能簡單的說高功率就會大幅度增加成本。高功率器件實際本身的晶體管結構,工藝制程都和低功率器件有所不同,成本核算上也是不同的。
問:如何降低大功率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諧波失真或THD?
答:AB類功放本身的THD較D類功放低,所以在遵循spec的指標設計之后,layout部分需要著重注意,包括線寬、非直角走線、減少主要信號線和功率輸出通孔、走線的對稱和包地都應該在layout中注意。
問:功放可以驅動多大的功率?
答:目前我們在AB類產品上,涵蓋了從10W~400W一系列的產品。
問:AB類音頻功放電路設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的影響?
答:需要考慮的因素大致有四個方面,第一,THD+N、SN、POUT等指標;第二,開關切換時對噪聲的抵制能力;第三,對電路外圍元件及散熱方面的要求;第四,輸入輸出方式。
問:一般高功率半導體器件在極低溫度下能正常工作嗎?
答:所有的芯片廠商都會在手冊中標明使用的環境溫度,低溫和高溫情況下,半導體內部的載流子運動會偏離我們正常計算的公式,因此當需要超低溫和超高溫工作的情況下,可以查看一些規定和高可靠性的產品。
問:AB類音頻功放對電源設計方面有什么要求?
答:可以采用線性電源,輸出紋波越小越好。
問:TI目前單芯片最大輸出功率能達到多少,具體型號是什么?
答:CLASS D最大可輸出600W,型號為TAS5630B,CLASS AB最大可輸出70W,型號為LM3886。
問:請問高功率工作狀態內部發熱量會有相應的增加,會不會影響性能,甚至影響壽命?
答:TI所有的產品在出廠前都經過仔細的檢驗和測試,同時在設計中,我們針對器件的應用已經考慮到實際的使用情況,按照spec標明的狀態使用不會對性能和壽命產生影響。但是更大的功率意味著發熱量也會增大,所以散熱措施必須跟進。
問:AB類音頻功放電路設計是否對散熱有哪些特殊的高要求?
答:對于中高功率,通常需要附加散熱片進行散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