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VR、AR快速擴張的一年, 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將顛覆傳統模式,通過提供良好的沉浸式體驗而成為新一代人機交互平臺。2016年全球的CES和MWC上,虛擬現實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第十名:汽車養護行業
汽車的銷售利潤在整個汽車利潤的構成中僅占20%,零部件供應的利潤占20%,而50%到60%的利潤是從汽車服務業中產生的,尤其是在汽車養護業。在國內,全國私人汽車的保有量已占汽車總量的1/3以上,在北京等大城市私人汽車擁有量還在大幅度地增加。
所以,汽車養護業作為我國的一種新興行業發展勢頭日趨迅猛,而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這個行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現在什么錢最好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養護用品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市場上的產品魚龍混雜,因此,投資者事先要對總部進行正確的評估和挑選。
第九名:日用品行業
其中以個人清潔化學制品利潤最恐怖。以牙膏為例,其中最貴的成分——發泡劑成本僅為600元/噸左右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能夠裝滿6000只最大號的180克牙膏。剩余的有效成分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碳酸鈣粉末每噸用量成本僅為120元左右,最高級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單氟磷酸鈉每噸成本不過100元。國產的低端產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潔士,180克裝市場零售價為13元左右,6000只能賣多少錢?洗頭水就不說了。
第八名:能源行業
大凡和能源沾邊的利潤都相當可觀,油漲價、煤漲價,還有每年都上演的大面積“電荒”,以致于全國人民的生活成本都在提高。大小煤礦的礦難,我們幾乎隔一段日子就能聽見。官煤勾結屢禁不止的背后是暴利支撐。
今年的各種富豪排行榜有一股新勢力,是來自唐山或者山西的這種能源產區的煤礦老板。盡管有各種消息稱明年我國的電力有供大于求的趨勢,但是這絲毫不能影響我們把能源排在暴利排行榜第一位的決心。不管能源行業是不是有一天能夠淡出暴利時代,單就近幾年來說,是絕對的一路看漲。
第七名:藥品行業
藥品的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睛里,藥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卻不是如此。藥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所以只能排在第7。而進口藥品的配方研發一般是在國外進行,導致其研發成本更高。雖然其有效成分不值幾個錢,但廠家的時常出新卻是實實在在的。當金六福賣不動的時候,五糧液可以注冊一個金七福的品牌繼續賣以前的酒,而藥品卻不行。新藥就是新藥,沒聽說過麥迪霉素淘汰以后改個名字繼續賣的。
第六名:汽車行業
國外的汽車利潤已經很透明了,每量成本在8000美金的車零售能賣到10000美金就不錯。但國內卻不然。本田飛度那種破車大家都覺得很便宜,其實那車在中國的售價足足比國際參考價高了1000美金。更低的材料成本,更低的人員成本,更高的利潤,中國人很多人還被蒙在鼓里,天真的人以為汽車真的便宜了。其實那群洋生產商正躲在被窩里偷著數錢呢。
第五名:出版行業
在當今出版經濟總量中,數字出版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其發展速度卻不容小覷。中國電信閱讀基地負責人肖偉對數字出版產業的增長和發展充滿信心,他說:“從用戶和收入的增長來看,整個數字出版產業增長非常迅猛,2015年已經達到了2000億元人民幣。如果數字出版能夠保持高速增長,到2020年整個數字出版產業的產值可能要達到3萬億~4 萬億元人民幣,單數字出版就有可能占GDP相當大的比重。”
交易額從0到100億美元,沃爾瑪用了30年時間,eBay只用了6年時間,而中國網購去年交易額達到32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7.5個沃爾瑪。雖然數字出版與閱讀在整個網絡經營中可能只是一顆小小的沙粒,但是影響卻很大,可以說是一種思維的改變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第四名:通訊行業
其中以移動通訊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長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臺的造價約為人民幣20萬,但其確可以負擔最多15萬門的信號流量,以每人70元月租算,就算這15萬人不打電話,一個月的月租就能買40個基站。當然,移動通訊行業還有其他設備及科技成本投入,這里就不細算了。
第三名:房地產行業
房地產開發具有巨大的市場,也具有較高的利潤匯報,因此,成為眾多房地產投資者的青睞。隨著住房政策改革和住房的商品化,房地產開發業成為一個繁榮興旺的行業,購房也成為每個家庭的一件頭等大事,房地產開發業也因此面臨無限的商機,并因此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房地產開發、咨詢、銷售業務、物業管理、租借、二手房轉讓行業的迅速發展。
第二名:金融投資行業
盡管中國的資本市場被普遍看好,國際投資大師頻頻惠顧。但僅靠金融投資而登上富豪榜的本土富豪還未出現。中國能不能出現巴菲特?一定會。因為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正逐步完善,股市逐漸實現全流通,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引入了做空機制和先進的衍生金融工具,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全球資產配置沒什么不可能。當前還差的就是一些時間和更先進的金融投資工具,以中國人的投資智慧,誕生世界知名的投資大師和金融富豪并不遙遠。
第一名:AR/VR行業
2016年是VR、AR快速擴張的一年,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將顛覆傳統模式,通過提供良好的沉浸式體驗而成為新一代人機交互平臺。2016年全球的消費電子展(CES)和移動互聯網大會(MWC)上,虛擬現實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根據Digi-Capital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AR與VR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AR市場規模為1200億美元,VR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
這兩年,VR體驗館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很多人創業投入這個新行業,挖到第一桶金。不過,AR這個更大的市場蘊藏著更大機會。新三板AR第一股摩艾客最近就推出了AR體驗館加盟計劃,2萬即可投資參與,預計年收益30%左右。
總結:雖然大家都說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了,但是具體要看行業。傳統行業確實日薄西山,面臨著人工成本高企,產品創新不足,市場需求萎縮等惡劣環境,但新興高科技行業正噴薄而出,有著巨大的前景和“錢景”。創業者應該抓緊趨勢窗口,在新興市場取得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