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 |
|
物聯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分析 |
|
|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7/4/20 15:39:00 |
在線咨詢: |
|
物聯網行業市場現狀
目前,我國物聯網發展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產業和應用基礎,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整個物聯網的銷售收入達到7500億元以上。近幾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充分體現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有望突破18000億元。
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從 2009 年的 1700 億元躍升至 2015 年超過 7500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過 25%。全球物聯網應用仍處于發展初期,物聯網在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廣泛深入,在公共市場的應用開始顯現,M2M(機器與機器通信)、車聯網、智能電網是近兩年全球發展較快的重點應用領域。
從電力終端用戶設備采購情況來看,2016 年,國家電網 3 次用電信息采集設備集中招標中,集中器和采集器招標數量為 818.10 萬只;專變采集終端招標數量為 120.55 萬只。2016 年,國家電網實現用電信息采集戶數 4.1 億戶,較 2015年凈增 0.93 億戶。隨著戶數的持續增長,國網 2020 年實現“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目標,新增市場空間巨大。
產業鏈發展
在感知層上,感知企業眾多且較為分散,自主傳感器核心技術不足,高端傳感器芯片以進口為主,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主要應用有RFID標簽和讀寫器、各類傳感器、攝像頭、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等。
感知層傳感器的發展趨勢:
(1)微型化。信息時代信息量激增,要求傳感器能捕捉處理海量的信息的能力日益加強。
(2)智能化。要求不但能夠執行信息處理和信息存儲,而且還能夠進行邏輯思考和結論判斷。
(3)多功能化。將多種敏感元件組裝在材料或單獨—塊芯片上的。
(4)無線網絡化。要求傳感器能夠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協作地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從而真正實現“無處不在的計算”理念。
發展趨勢
我國目前在物聯網應用中的工業、醫療、交通、金融以及安防等方面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以智能交通為例,雖然智能交通產業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但ITS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交通系統建設的必然選擇,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2015年,智能交通整體市場規模達到691.3億元,同比增長30.5%。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的提出,2017年6月底前,將會完成37個示范城市的示范工程建設任務。極大地促進了智能交通的發展。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