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機器人出現以前,過去的馬達驅動IC基本上都是應用在遙控車和航模上,而現在舵機為了要應用在機器人身上,所以增加更多的功能及較快的反應時間,等于基本上都是由機器人公司自行獨立開發。
一般應用在機器人身上的舵機都是采用MCU,特別是人形機器人,因為動作的馬力大,以及需要持續的動作,所以一般的馬達適用不了,因為死區較大,容易造成定位誤差。
因此,舵機在MCU進行運算時,常常會因為馬達驅動的反應速度,導致電位計無法達到定位,出現抖動現象。
很多制作人形機器人的企業,在制作的過程中都會被舵機問題難倒,因為機器人體積的不一樣,會讓制作的舵機有大小,舵機越小,越難把控力道。
臺灣晶致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致半導體)應用工程師陳韋縉說:“晶致半導體可以在電路方案上簡化,節省空間,從而可以放更多的元件。因此,有辦法在足夠力道的情況下,把舵機做小。”

雖然舵機縮小了,但是還是很難保證它的穩定性,陳韋縉說:“晶致半導體可以把馬達驅動模組的死區時間縮短,這樣可以使得PID運算及馬達做動能的結果更精準,也可以提高控制精準率。”
因為人形機器人對舵機的要求很高,從目前市面上反饋的情況來看,損壞率最高的部件也是舵機,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晶致半導體AMtek馬達驅動較一般的驅動IC多了一個電流偵測電路,并可以回授電流大小給MCU,陳韋縉說:“我們可以使用更多的回授方式,讓MCU了解整個機器人的狀況,從而做出更正確的判斷。可以大幅提高舵機的精準度和穩定性。”
舵機縮小化必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舵機每撘組一個H-bridge需要至少 10個元件才能組成,但是在舵機微型化的趨勢下,已經越來越難以放入舵機,但是AMtek可提供整合度更高及較小封裝的產品,以減少線路復雜度及零件數,這將給機器人企業制作人形機器人帶來極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