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的分頻器簡單來說,就是將模擬信號分離成為高、中、低音等不同部分,再分別送入相應的喇叭單元中進行重放,從而達到更好的回放效果。分頻器結構
從電路結構來看,分頻器本質上是由電容器和電感線圈構成的LC濾波網絡,高音通道是高通濾波器,它只讓高頻信號通過而阻止低頻信號;低音通道正好相反,它只讓低音通過而阻止高頻信號;中音通道則是一個帶通濾波器,除了一低一高兩個分頻點之間的頻率可以通過,高頻成份和低頻成份都將被阻止。
分頻器在音響中的作用

位于功率放大器之后,設置在音箱內,通過LC濾波網絡,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功率音頻信號分為低音,中音和高音,分別送至各自揚聲器。連接簡單,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現音頻谷點,產生交叉失真,它的參數與揚聲器阻抗有的直接關系,而揚聲器的阻抗又是頻率的函數,與標稱值偏離較大,因此誤差也較大,不利于調整。
將音頻弱信號進行分頻的設備,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頻后再用各自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個音頻頻段信號給予放大,然后分別送到相應的揚聲器單元。因電流較小故可用較小功率的電子有源濾波器實現,調整較容易,減少功率損耗,及揚聲器單元之間的干擾。使得信號損失小,音質好。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獨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電路結構復雜,運用于專業擴聲系統。
音響可以不加分頻器嗎?
關于音響加不加分頻器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稱:不用分頻器當然能做音箱,但做不出來什么好音箱。而且只能用全頻帶揚聲器或同軸式揚聲器。而且必須為感應式同軸。一般的同軸只是把兩音圈接在一個軸上。中音要增強的話就只能通過衰減低音和高音來實現。
只是沒有分頻器的音箱,聽著感覺是層次不清,比較渾濁的。
目前的一般有源音箱,除了有一些相對高端,是內部電子分頻。
有些就是根本沒有分頻器的,直接用一個電解電容串聯在高音喇叭上當做高音的。
而第二種說法卻說:不加分頻器是絕對不行的,你也不怕燒了高音喇叭,不加分頻器的話你就直接把所有頻率的聲音都直接加在了所有的喇叭上,低音喇叭可以承受高音,但是高音喇叭就承受不了低音,聲音稍微開大一點就直接燒高音,分頻器的原理就是把輸入的全頻聲音分成三段頻率:高音、中音和低音,然后再各自接上喇叭,這樣聲音才會好聽
如果沒有分頻器有兩種情況:
喇叭是全頻喇叭,可以發出高中低音,所以不需要分頻器,不過這類喇叭通常功率不大。
高音是通過一只電容連接到信號的,這是最簡單的處理方法,這類和有分頻器的比音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