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導體巨頭瑞薩電子4月19日宣布,自3月起因火災而部分停工的茨城縣那珂工廠的供貨有望在7月上旬恢復正常。這一時間比此前的預期推遲7~10天。目前尚未確定起火的根本原因。

3月19日,那珂工廠主要生產車載半導體的N3廠房起火,生產停止。瑞薩社長柴田英利在4月1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從火災之后的慘狀到復工花了一個月,這是一個奇跡”。該廠房4月17日重啟生產,將在5月恢復到火災前的生產水平。
半導體的生產工序較多,實現供貨需要較長時間。瑞薩此前預測在火災過去約100天恢復供貨,但因部分設備的恢復遲緩等原因而推遲。另一方面,據悉借助替代性生產,2021年供貨量有望超過預期。
瑞薩針對起火原因表示,過載電流導致電線斷裂,引燃了設備的樹脂。針對發生過載電流的根本原因和斷路器未發揮作用的原因表示,“查明需要較長時間”。
瑞薩的火災加劇了因需求從新冠疫情中復蘇、北美寒潮等而出現的半導體短缺,多家車企不得不減產。
日本野村證券預測稱,這次工廠火災將導致日本7家車企2021年度上半年的營業利潤減少9000億日元左右。相當于疫情前的2019年度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的4成。
在此次火災中,屬于工廠的心臟部位的潔凈車間沾滿煤煙等,曾有觀點指出“1個月內恢復生產的難度很大”(半導體制造設備廠商)。不過,在車企和設備廠商的支援下,成功按計劃重啟。瑞薩表示,每天最多有1600人提供支援。
日本經濟新聞選取了在KDDI的入網用戶中、獲得匿名成為數據分析對象這一許可的數百萬人的定位信息數據。以2021年1月以后的工作日為對象,分析了在N3廠房周邊(包括相鄰的NT廠房)逗留60分鐘以上的總來訪人數。
工作日每天的來訪人數在火災前平均為650多人。在火災之后一度減少,隨后持續增加,在潔凈車間恢復的前一天超過2000人。經過單純計算,3月19日以后的工作日至少有總計1萬4000人前來支援。
推測來訪者居住的市町村后可以看到,最多的是豐田總部所在的愛知縣豐田市。其次較多的是日產汽車設置研究所等的神奈川縣厚木市。瑞薩的總部所在的東京都江東區排在第4位。
柴田社長表示,“請求設備廠商派遣了全日本的一線工程師。還獲得日本汽車工業會的支援,自主加工了設備和零部件。有了這一切幫助,才能走到今天”。
生產重啟顯示出經歷過地震等的瑞薩和日本制造業的“韌性”。但是,在半導體依然嚴重短缺的背景下,生產和供貨的正常化需要與時間賽跑。今后仍存在設備的采購和完善、產品成品率的恢復等眾多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