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者向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處理器的Cerebras公司投資超過4.75億美元
盡管各個行業都在為芯片供應問題而頭疼不已,但芯片行業專家表示,市場上仍有很多新想法和初創企業。很多習慣避開芯片行業的風險投資機構開始青睞相關初創公司,去年他們向407家芯片相關公司投入了120多億美元。業內人士預計,2030年芯片行業總營收將從今年的約5000億美元穩步上升至1.2萬億美元。
縱然全球芯片短缺給汽車制造商和其他公司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但對阿爾特·德赫斯(Aart de Geus)這樣的硅谷高管來說,還有很多希望。
他是新思科技(Synopsys)的董事長兼聯席首席執行官。Synopsys是工程師用來設計芯片的軟件工具供應商。作為公司首席執行官,德赫斯對60年歷史的芯片行業有更直觀的感受和經驗。
現在似乎每個人都想聽聽德赫斯的意見,從他最近一次線上發言后收到的幾十封電子郵件、電話就可見一斑。新思科技表示,有408家公司參加了此次線上活動,是2019年到場人數的兩倍多,其中很多與會者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芯片制造商。
他們來自云服務供應商、消費電子公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美國政府機構、大學,還有兩家比特幣挖掘公司和一家家具制造商。他們最重要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更快地開發芯片?
盡管芯片短缺正給各行各業帶來麻煩,但整個芯片領域正進入一個令人驚訝的創新時代,從行業巨頭到初創企業在內的所有業內機構都看到了投資激增,傳統上有意回避芯片制造商的風險投資也帶來了大量資金。
例如,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的制造工藝越來越高,每塊硅片上封裝的晶體管越來越多。IBM周四帶來了又一次技術飛躍,宣布造出全球首顆2納米芯片。
也許最引人注目的是,不少新興芯片公司的涓涓細流現在正匯集成江河之水。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多年來股權投資者一直認為創立芯片公司的成本太高,但2020年他們向407家芯片相關公司投入了120多億美元。
盡管芯片行業在所有風險投資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這是2019年該行業所獲得風險投資的兩倍多,是2016年風險投資規模的八倍。新思科技正在密切跟蹤200多家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設計芯片的初創公司。
例如,致力于為超級計算機打造最大人工智能芯片的初創公司Cerebras已經吸引了超過4.75億美元投資。初創公司Groq的首席執行官此前曾幫助谷歌設計了一款人工智能芯片,該公司已融資3.67億美元。
“這是一個奇跡,”資深芯片設計師吉姆·凱勒(Jim Keller)說。他曾在蘋果、特斯拉和英特爾工作,現在就職于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Tenstorrent。“十年前,你根本沒法成立一家造硬件的芯片初創公司。”
但在短期內,這種趨勢對芯片客戶來說未必是好消息。許多類型的芯片供應短缺,促使制造商爭相增加產量。更多需求可能會導致芯片短缺的問題繼續下去,短缺情況預計將持續到2022年。
今年第一季度芯片公司的業績顯示,市場需求旺盛。例如,汽車、通信和工業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導體當季盡管暫時關閉了位于德克薩斯州的兩家工廠,但營收仍增長了27%。
芯片行業歷來以大冷大熱更替而聞名,通常可以歸因于消費者購買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特定產品帶來的波動。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估計,全球芯片收入在2019年暴跌12%,去年以10%的增幅出現反彈。
但越來越多的人樂觀地認為,由于芯片現在被廣泛應用于許多領域,周期交替應該會放緩。電子產品分銷商安富利首席執行官菲利普•加拉格爾(Philip Gallagher)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追蹤奶牛、啤酒龍頭和公用事業管道流量,以及農產品存儲溫度的傳感器都需要芯片。他和其他高管說,汽車和智能手機等主流產品所需要的芯片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這是一個持續性的增長周期,而不是短暫的反彈,”恩智浦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西弗斯(Kurt Sievers)表示。
長期從事行業觀察的國際商業戰略咨詢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負責人漢德爾•瓊斯(Handel Jones)預計,到2030年,芯片行業總營收將從今年的約5000億美元穩步上升至1.2萬億美元。
帶來這種增長的可能是整個行業發生的根本性變化。越來越多的公司得出結論,在標準英特爾風格芯片上運行軟件并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佳方案。因此,思科和惠普企業等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在為網絡設備等產品設計特殊芯片。
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等科技巨頭最近也加入了這一行列。谷歌旗下YouTube部門最近公布了其首個內部開發的視頻編碼芯片。大眾汽車上周甚至表示,將為汽車自動駕駛功能自行開發芯片。
現年90歲的風險投資家皮埃爾•拉蒙德(Pierre Lamond)說,芯片設計團隊不再只為傳統芯片公司工作。拉蒙德早在1957年就打入了芯片行業。“他們在很多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說。
凱勒等人說,如果新思科技等芯片設計工具供應商沒有在設計軟件方面取得進步,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
工程師們曾經用鉛筆和繪圖表設計芯片,他們煞費苦心地在芯片上畫出一串串晶體管和其他組件。德赫斯說,所幸芯片設計軟件在20世紀80年代流行起來,軟件工具不斷發展。例如一些汽車制造商利用新思科技的軟件模擬芯片工作方式。
新思科技是德赫斯在1986年與他人共同創立的公司,其估值已經穩步增長到360億美元。
德赫斯說,新的業務增長似乎來自一個問題:摩爾定律增長的放緩。為此,一些公司正在使用新思科技的工具設計整個系統,以及像單個處理器一樣工作的更小芯片組。
德赫斯最近向用戶發表演講時演示了人工智能增強功能如何讓新思科技工具自動確定如何定位和連接芯片上的電路模塊。德赫斯說,這種工具讓一名工程師設計芯片的工作速度能快兩到五倍,同時這種設計所消耗的能源可少13%。
“使用人工智能設計人工智能芯片的真是太棒了,”德赫斯說。“就像是科幻小說一樣。”
芯片行業高管表示,這類軟件是初創企業面臨的最大支出之一。這也是業內資深人士里克·拉贊斯基(Rick Lazansky)在2014年成立行業孵化器Silicon Catalyst的原因之一。Silicon Catalyst為初創企業提供設計軟件和其他服務,以換取股權。
Silicon Catalyst前后已經評估了400多家初創企業,并選擇對其中的38家予以幫助。Sonical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加里·斯皮特(Gary Splittle)說,該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為耳機式計算機提供動力的芯片,利用人工智能將用戶周圍的聲音與智能手機等設備發出的聲音區分起來。
斯皮特說,盡管初創企業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他仍難以吸引那些偏愛軟件等業務的風險資本家。德國初創企業Semron首席執行官阿隆·基爾申(Aron Kirschen)也是如此。Semron正在研究一種可以安裝在隱形眼鏡上的增強現實芯片。
他得到了加州大學旗下科技孵化器Berkeley Skydeck的幫助。Berkeley Skydeck每六個月為130家初創企業提供幫助。但到目前為止,Berkeley Skydeck只選擇了7家與芯片相關的公司。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青睞芯片行業,Berkeley Skydeck希望加快投資步伐。
Berkeley Skydeck執行董事卡羅琳·溫尼特(Caroline Winnett)說:“通常不會碰芯片的風險投資者現在和這個行業越來越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