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國家制造創新網絡”還是中國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其共同點都是通過物聯網、5G、機器人、人工智能來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智能化,從而實現高效精準智能的生產。這些新興的應用得以發展其背后需要更高等級的系統集成和邊緣智能。以自動駕駛系統來講更需要依賴實時控制和決策,而分布式通訊和自動化趨勢需要更高的網絡帶寬。如此,自動化對其所運行設備的性能、控制和通信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其中MCU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期TI發布了一款高性能MCU-Sitara™ AM2x系列,它兼具了傳統MPU的高性能和傳統MCU的設計簡易性。德州儀器 (TI) 中國區嵌入式與DLP應用技術總監師英介紹了該新產品的優勢。他表示:“Sitara AM2x系列MCU推動了邊緣端的實時控制、網絡互聯和智能分析。處理能力相比現有MCU提高10倍。”

德州儀器 (TI) 中國區嵌入式與DLP應用技術總監師英
傳統MCU+傳統MPU=高性能MCU-Sitara™ AM2x
下圖可以看出,Sitara™ AM2x 具備MPU的高性能內核,可實現更高的處理能力,另外在邊緣端實現實時控制、工業通訊、分析處理、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借助TI簡易的硬軟件工程師可快速開發高性能系統,降低系統總體設計復雜性和成本,并輕松獲得高性能處理能力。

“設計人員日益需要以更低的系統成本實現更高的性能,從而滿足人們對精確控制、快速通信和復雜分析的需求。在我們全新的Sitara MCU產品系列中,TI將業界先進的處理性能、實時控制和高級網絡功能無縫地結合在一起,使工程師能夠在新興應用中打破性能障礙,”TI Sitara MCU產品線總經理Mike Pienovi說。
Sitara™ AM243x MCU首發型號AM2431、AM2432 和 AM2434,師總解釋說,這些型號末尾數字分別代表單核、雙核和四核。僅單核就高達800MHz的運行頻率,四核的處理性能可達6000DMIPS,且保證功耗小于1w,這便可使工廠運營商能夠延長電源壽命,并降低運營成本和能耗。師總稱,這種高實時處理速度在機器人等工廠設備中至關重要,其中快速計算能力與MCU內部存儲器的高速訪問可同時幫助提高機器人的運動精度和運動速度,從而提高生產率。額外的處理能力使設計人員能夠進一步分析預測性維護等功能,從而減少工廠車間的停機時間。

Sitara AM243xMCU集成的采樣和驅動外設可實現低延遲的實時控制,全面支持Ethernet/IP、EtherCAT、Profinet、IO-Link 主站和千兆以太網等常見協議,符合工業和汽車市場的安全要求,在安全功能上支持全新的加密要求,集成的功能安全機制、診斷和輔助功能可實現超高的系統安全等級(SIL 3 或 ASIL D).
為幫助工程師盡快上手,TI還創建了Sitara AM243x LaunchPad™開發套件,該套件現已發售,并且合業界標準的可定制軟件,TI可為工程師提供易于使用的工廠網絡設置參考示例,另外MCU+ Academy還為工程師提供可自定進度的 MCU+ SDK 實踐培訓,其中包含FreeRTOS、驅動程序API和工具套件等軟件,測驗和編程練習等互動性內容。有了這些不但可以提高工程師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前產品上市時間。
總結,TI一直走在創新的道路上,Sitara AM243x MCU為自動化工業而打造,它兼具傳統MCU的設計簡易性同時擁有傳統MPU的高性能處理能力,堪稱業界又一款跨界MCU的誕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