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暨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第24屆)在廣州隆重召開。本屆年會是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教育廳和廣州市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2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主辦;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支撐業分會、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半導體產業聯盟、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政府和廣州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中國集成電路制造業界的盛會。

本屆大會以“新開局、新挑戰、芯生機、芯活力”為主題,邀請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界精英人士齊聚一堂,共謀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新態勢。本屆大會圍繞著當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形勢和我國產業發展狀況,針對中國集成電路先進制造、先進封裝技術、裝備和零部件、專用材料和檢驗與測試領域等重點突破、推進產業重大項目順利進展、加強集成電路產業與新興應用產業協同和各地區之間協同,促進自主創新和產業集聚發展等方面的重點內容,邀請高層領導及海內外知名半導體企業、研究機構、產業聯盟的專家互相交流,共商以供應鏈創新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聯動的戰略大計。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原科學技術部副部長曹健林;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許典輝;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龔國平;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廣州市委常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一級巡視員蔡木靈;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那佳等領導,以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01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中國集成電路封測、裝備、材料、零部件和檢測與測試創新聯盟的各位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中國集成電路創新聯盟理事長曹健林表示在大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集成電路產學研的任何一個環節,對中國經濟、科技、社會進步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在廣東省打造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第三極過程中,已經得到了各級政府和產業的支持。本屆集成電路制造年會在廣東連續舉辦兩年,未來在廣東省各界的支持下,未來還將融入教育、培訓、研發、應用等方面的討論,以助力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面健康的發展。”
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煥清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廣州按照“一核兩極”布局發展,圍繞廣東省唯一量產的12英寸晶圓廠,培育了一批芯片設計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封測材料等支撐性領域也在不斷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廣州集成電路科創資源更加積聚,目前廣州擁有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超3萬家,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萬家。未來,廣州將全力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抓緊布局集成電路制造、關鍵裝備和材料,加強生態合作,開展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應用驗證,進一步豐富產品供給,不斷強化集成電路制造能力,提升設計水平,優化補齊先進封裝環節,為廣州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而不懈努力,為廣東省打造國家集成電路第三極貢獻廣州力量。”

在本次大會的開幕式當中,來自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設計子基金、生態子基金、風險子基金,以及由國家發改委主管的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發起設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在廣東省針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成績以及布局。
更值得注意的是,灣區半導體產業集團、廣大融智產業集團、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集團的發布以及廣東工業大學集成電路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揭牌。這是廣東省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發展第三極中的重要布局。
據介紹,灣區半導體產業集團,注冊目標是300億,首期注冊資本達到了160億。粵財基金、科學城集團、香港恒基集團、粵澳半導體基金、興橙資本、寶鼎投資參加灣區半導體產業集團組建,聞泰科技、國微集團等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作為產業投資人共同參與這個集團。
廣大融智產業集團是融信產業聯盟基于其核心投資機構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控股的半導體企業連同廣東的金融投資機構共同成立的半導體產業集團,重點布局硬科技半導體產業鏈里的封測與晶圓制造和設計等領域。
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集團的愿景是,引領中國的傳感器產業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助推大灣區成為全球傳感器產業中心,廣州增城成為傳感器產業高地。據了解,該集團計劃注冊資本100億元,由興橙資本主導發起并控股,與福建金盛蘭科創、山西新民能源共同完成首期投資60億元,將在國內以上海工研院、智能傳感器中心進行戰略合作,在大灣區進行推廣先進技術。
廣州市黃埔區委書記陳勇表示:“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位于廣州地理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灣頂”,廣深港、廣珠澳科創走廊穿城而過,是廣州乃至大灣區實體經濟主戰場、科技創新主引擎、改革開放主陣地。其中,黃埔擁有大灣區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在廣東省工信廳、科技廳等部門大力支持下,黃埔集聚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超120家、占廣州90%以上,初步奠定了由芯片設計、晶圓制造、芯片封裝和集成電路測試四個主要環節及支撐配套產業構成的產業鏈格局。2020年實現產值210億元,2021年1-9月完成值180億元,同比增長16%。”

除此之外,本屆大會還吸引了海思半導體、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領導和專家;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華虹集團、華潤微電子、武漢新芯、粵芯半導體等著名集成電路制造企業的領導和專家;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等著名集成電路封測企業的領導和專家;上海微電子裝備、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設備、安集微電子、應用材料、東電電子、江豐電子、上海硅產業集團等著名的集成電路專用設備及材料企業的領導和專家;中科院微電子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上海微系統所、華進半導體、廣東省大灣區集成電路與系統應用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領導和專家;美的、華為、TCL、比亞迪、廣汽等集成電路產品應用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微電子學院的教授和專家;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和融資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參與,這也代表著中國集成電路制造年會正在不斷加強與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聯系,是集成電路制造產業鏈的專業化交流合作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