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態失真是現代聲學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了功放電路對瞬態躍變信號的保持跟蹤能力,故又稱為瞬態反映。發生瞬態失真的高保真系統,輸出的音樂信號缺少層次感和透明度。一般地,發生瞬態失真的原因有:
1)電路內電抗元器件的作用過大,頻率范圍不夠寬;2)揚聲器振動系統的動作跟不上瞬變電信號的變化。
瞬態失真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兩種,即瞬態互調失真和轉換速率(SR)過低引起的失真。
A.瞬態互調失真
在輸入脈沖性瞬態信號時,因電路中電容(如滯后補償電容、管子極間電容等)的存在使輸出端不能立即得到應有的輸出電壓(即相位滯后)而使輸入級不能及時獲得應有的負反饋,放大器在這一瞬間處于開環狀態,使輸入級瞬間過載,此時的輸入電壓比正常時要高出好幾十倍,導致輸入級瞬間的嚴重削波,這一削波失真稱為瞬態互調失真。它實質上是一種瞬態過載現象。
由于膽機抗過載能力強,放大倍數低,沒有深度級間負反饋,僅有一些局部負反饋,因而不易產生瞬態互調失真。而一般石機都采用了大環路深度負反饋網絡來滿足低失真、寬頻帶的要求?梢,瞬態互調失真主要發生在石機中。此外,音量大、頻率高、動態范圍大的節目源最容易產生瞬態互調失真。原因在于:音樂在零信號電平附近的時間變化率最大,會使聲音變得不完全清晰,特別是中低檔石機,往往出現在高頻部分,產生尖硬、刺耳的感覺,即所謂的“晶體管聲”和“金屬聲”。
瞬態互調失真是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一項動態指標,主要由音頻功放內部的深度負反饋引起的。被公認為是影響石機音質,導致“晶體管聲”和“金屬聲”的罪魁禍首,人們對此極為重視。改善TIM可從其形成機理入手,常采用的方法有:
1)將放大器的開環增益和負反饋量分別控制在50dB和20dB左右;
2)選用高fT的管子,前級采用fT大于100MHz的管子,末級功率管的fT應大于20MHz,盡量拓寬電路的開環頻響,并加大各級自身的電流負反饋,取消大環路負反饋。目前有部分功放(如鐘聲JA-100)的末級擴流電路不介入環路負反饋,其目的之一便在于此;
3)采用全互補對稱電路,提高功率輸出級的工作電流,并在輸出級前增設緩沖放大級,改善電路的瞬態響應;
4)取消相位滯后電容,改滯后補償為超前補償,即不用滯后補償電容,而在大環路反饋電阻上并聯一只適當容量的小電容;
5)適當加大輸入級的靜態電流,增大其動態范圍,并在其輸入電路中設置低通濾波器,消除80kHz以上的高頻雜波信號,防止高頻干擾信號導致輸入級瞬間過載。
B.轉換速率過低引起的失真
轉換速率指音頻設備對猝發聲信號或脈沖信號的跟蹤或反應能力,是反映功放電路瞬態應變能力的重要參數。轉換速率過低引起的瞬態失真是由于放大器輸出信號的變化跟不上輸入信號的迅速變化而引起的。如果給放大器輸入一個足夠大的脈沖信號時,其電壓的最大變化速率應是電壓上升值與所需時間之比,單位是每秒上升多少伏,寫成數字表達式為SR=V/μs。SR對高保真功放來說,它直接影響放大器的瞬態響應和反應速度,SR值高的功放,解析力、層次感及定位感都好,聽感佳,重放流行音樂更是如此。SR數值的大小與功放的輸出電壓和輸出高頻截止頻率等有關,輸出功率大的,SR值就大;高頻截止頻率高的,SR值也大,優質功放的SR值可達100V/μs。為了提高功放的SR值,通常采用超高速、低噪聲的管子,但SR值過高,易使電路自激,穩定性變差。此外,前級電路的SR值不應高于后級電路,否則易引起瞬態互調失真。順便多說幾句,功放的SR可用示波器來估測,方法是先給音頻功放饋送一方波信號,作為輸入信號,其輸出信號波形前沿上升至額定值所需時間,所得的結果用V/μs表示便是轉換速率的大小。顯然,如果音頻功放能夠很好地處理方波信號,那就表明它具有很好的轉換速率和較寬的頻率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