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給定失真率條件下,能產生最大功率輸出以驅動某一負載(例如揚聲器)的放大器。在整個音響系統中起到了“組織、協調”的樞紐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主宰著整個系統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質輸出。那么功放的類型有哪些呢?今天,高清時代網小編就為大家羅列下功放的幾種不同分類。
一、按用途分
1、AV功放
AV功放是專門為家庭影院用途而設計的放大器,從誕生到現在,經歷了杜比環繞,杜比定向邏輯,AC-3,DTS,以及現在的次時代音頻格式的進程,以及畫龍點睛的數字聲場[DSP]電路,為各種節目播放提供不同的聲場效果。

AV功放
但是由于AV功放在電路的信號流通環節上,經過了太多而且復雜的處理電路,使聲音的純凈度”受到了過多的“染色”,所以用AV功放兼容HI-FI重放時效果不理想。這也是很多 HI-FI發燒友對AV功放不肖一顧的原因。
2、HIFI功放
HIFI功放是為高保真地重現音樂的本來面目而設計的放大器,一般為兩聲道設計,且沒有顯示屏。它的輸出功率一般大都在2X150瓦以下。設計上以“音色優美,高度保真”為宗旨。各種高新技術集中體現在這種功放上。價格也從千余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HIFI功放
二、按功能分
1、前級
是功放之前的預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強信號的電壓幅度,提供輸入信號選擇,音調調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稱為前級。

前級
2、后級
后級是把從前級來的信號放大給楊聲器用的,后級必須夠力去推動揚聲器。所謂夠力,不是指越大聲越夠力。必須有能力去支持整個樂團的大場面而不失其細節。

后級
3、合并機
將前置放大器和后置放大器兩部分安裝在同一個機箱內的放大器稱為合并式放大器,我們家中常見的功放機一般都是合并式的。

合并機
三、按功放管類型分
1、石機
石機是指以晶體管為放大元件的音頻功率放大器。晶體管功放長處在于大電流、寬頻帶,低頻控制力、處理大場面時的分析力、層次感和明亮度等要比電子管功放優越,但電子管機的高音較平滑,有足夠的空氣感,具有一種相當部分人所喜歡的聲染色,盡管聲音細節和層次少了些,但那種柔和而稍帶模糊的聲音卻是美麗的。

石機
2、膽機
膽機是指以電子管為放大元件的音頻功率放大器。它是音響業界最古老而又經久不衰的長青樹,其顯著的優點是聲音甜美柔和、通透自然,尤其動態范圍之大,線性之好,絕非其他器件所能輕易替代。

膽機
四、按導電方式分
1、甲類功放(又稱A類)
甲類功放是指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輸出元件都不會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的一類放大器。

甲類功放(又稱A類)
特點:甲類放大器工作時會產生高熱,效率很低,但固有的優點是不存在交越失真。單端放大器都是甲類工作方式,推挽放大器可以是甲類,也可以是乙類或甲乙類。
2、乙類功放(又稱B類)
乙類功放是指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分別由推挽輸出級的兩“臂”輪流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每一“臂”的導電時間為信號的半個周期。

乙類功放(又稱B類)
特點:乙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會產生交越失真。
3、甲乙類功放(又稱AB類)

甲乙類功放(又稱AB類)
甲乙類功放界于甲類和乙類之間,推挽放大的每一個“臂”導通時間大于信號的半個周期而小于一個周期。
特點:甲乙類放大有效解決了乙類放大器的交越失真問題,效率又比甲類放大器高,因此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4、丁類功放(又稱D類)
丁類功放也稱數字式放大器,利用極高頻率的轉換開關電路來放大音頻信號 特點:具有效率高,體積小的優點。許多功率高達1000W的丁類放大器,體積只不過像VHS錄像帶那么大。這類放大器不適宜于用作寬頻帶的放大器,但在有源超低音音箱中有較多的應用。

丁類功放(又稱D類)
五、按元件數量分
1、單端功放
輸出級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聯成一組)完成對信號正負兩個半周的放大。單端放大機器只能采取甲類工作狀態。

單端功放
2、推挽功放
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對負載而言,好像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推挽功放
以上就是功放的五種常見分類,你玩過其中的幾種類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