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果明顯但有局限性,內置放大器耳機簡談
很多時候筆者覺得耳機是不是完全推好了是無所謂的事,只要插上去能響,聽上去還能接受,那么還糾結什么?但是有些耳機的確不容易伺候,特別是頭戴耳機,甚至從設計上就不是讓人插手機用的,比如筆者想到了曾經在論壇看到過一個帖子,說一個非燒友參加一個發燒聚會,拿起HD800插在手機上聽了聽,然后又默默的換回了自己的Beats……其實Beats的頭戴耳機也不一定都容易驅動,但會借助一些方法變得易推,比如Beats Studio系列內置的降噪電路的同時也包含耳放部分,所以即便插在普通手機上就能獲得強烈額動次打次效果,聲音比手機直推HD800好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所以這次筆者想要談的就是內置耳放、內置解碼的耳機,它們是為了沒有好的前端用戶準備的,其中內置解碼器的耳機潛力最大,鐵三角、索尼都推出了這樣的新品,不但音質表現出色,而且也很可能成為未來手機耳機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藍牙耳機

內置聲卡的游戲耳機
內置耳放、解碼的耳機聽起來是比較另類的產品,但其實它們是隨處可見的,例如所有的藍牙耳機和USB接口游戲影音耳機都屬于此。藍牙耳機接收到的是數字音源信號,要經過耳機內部的DAC、放大電路將聲音還原出來,所以必然具備解碼功能。同樣游戲耳機往往要模擬多聲道環繞效果,而插在電腦上3.5mm耳機孔很難實,所以普遍采用了內置USB聲卡的做法。
但是在主打音質的音樂耳機中,內置耳放甚至是解碼器的耳機確實不算多,這方面比較積極的是日本品牌,比如索尼、鐵三角、天龍等品牌都有純內置耳放的耳機。而像Klipsch、BOSE、Beats等歐美品牌通常是主動降噪功能中順便附帶耳放,耳放并非主要功能。
內置耳放的耳機筆者曾經評測過的有兩款,一個是天龍D400,一個是鐵三角OX7AMP,雖然具體的定位方向與聲音風格不太相同,但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不開啟內置耳放時,它們都是難以驅動的,而開啟耳放后音質提升很明顯。
天龍D400是由美國團隊設計的,造型與調音都與老天龍有很大的不同,它體現著美國人張揚的特點,耳機造型很拉風,但是按照亞洲人的審美也可以說比較的丑陋。在聲音上D400并不是很常規,有一些像影音耳機,低音也并沒有宣傳的那么重口味,但有一種很開闊的聲場營造,相對適合聽原聲與看電影用,這樣的特點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耳放都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D400不開耳放時比較難以驅動,用手機直推音量要開到很大,并且音質表現平平,并不能算得上出色。而開啟耳放后,首先音量變大了不少,聲音也可以明顯增強,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于是內置耳放的目的是達到了。不過D400本身的耳放功能并不是很完整,它沒有音量調節,需要插在耳機口輸出,也就是聲音已經經過手機或者播放器放大一次,失真會更大一些,而如果舍棄本身的耳放,使用獨立的外置耳放驅動D400潛力很大。
鐵三角OX7AMP自帶的耳放要更為完整,耳機本身有音量旋鈕,可以調節耳放的增益大小,所以OX7AMP是可以直接用耳機線連接播放器的Line Out輸出的,并且這樣連接聲音會比插耳機口的聲音更干凈、更清澈,解析等素質也好出不少。
鐵三角OX7AMP明顯是流行風格調音,聲音溫暖醇厚,打個比方,它更像是AKG Q460的升級版,素質有所提高沉悶度有所降低。在不開啟耳放時,OX7AMP很不容易驅動,直推聲音比較小,如果不是插在國磚或者插電腦上聽得話,表現會比較差。OX7AMP的耳放功能開啟與否,聲音風格大體相同,但是開啟耳放后音質明顯變好,主要是聲音密度提高,變得順滑細膩,包圍感更好,并且動態表現也有一定進步,但至于提升多少也視手機、播放器而定。
綜合來說,耳機內置耳放的耳機在搭配普通手機、播放器是的確效果非常明顯,但是也有一些的不足與局限性。首先無論是天龍D400還是鐵三角OX7AMP開啟耳放與關閉耳放時的靈敏度、阻抗會發生變化,關閉時會變得很難驅動,而這類耳機耳放又是通過內置電池供電的,所以存在續航時間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普通的手機本身的數字、解碼品質并不佳,即便耳機內置耳放解決了驅動力的問題,但手機本身依然是瓶頸,會限制音質的發揮。
因為單純的內置耳放的不足,于是也有了連同解碼器一起集成的耳機出現,正如前面說到的藍牙耳機,但是藍牙耳機大都并不主打音質,沒有使用足夠好的耳機單元,加之藍牙的帶寬不足、傳輸不穩定,以及內置解碼的水平都不利于聲音的還原,所以好音質的藍牙耳機非常少,但也并不是沒有,比如近期新品索尼XB950BT頭戴耳機,以及索尼藍牙耳機線搭配XBA-Z5或XBA-A3耳塞組合的音質都很不錯。
鐵三角與索尼近期都推出內置解碼器規格很高的耳機。其實鐵三角去年就推出過一款具備24bit/192KHz解碼能力的耳機ATH-D900USB,但是在國內并沒有上市,今年11月份在國內正式發布了第二代產品ATH-DN1000USB,目前尚未正式在發售,而且價格也會很貴,在日本的定價換算下來都要超過3000元人民幣。

索尼MDR-1ADAC
另一款是索尼的MDR-1ADAC,它的定價就比較親民了,相比普通版MDR-1A只貴了200元,筆者曾使用過一段時間,它所內置的解碼與模擬電路與索尼F885播放器如出一轍,同樣搭配了索尼第二代的S-Master HX數字功放,可以支持24bit/192KHz音頻解碼,并且憑借比較強的處理能力,1ADAC還具備DSD64與DSD128軟解播放能力,其音頻方面的規格與索尼F885音樂播放器頗為接近。
1ADAC主打內置解碼功能,所以它的連接方式主要是通過USB數據線,隨機附帶了4根不同的USB線材,可以連接Android手機、平板,蘋果iPhone手機、iPad平板與iPod Touch5播放器,可以連接索尼A15/A17、F885、ZX1播放器,當然還可以USB連接電腦使用。
筆者嘗試過用1ADAC連接Android手機、以及電腦。1ADAC能夠兼容大部分的手機,通過海貝播放器還可以用DoP模式輸出DSD音頻流。聲音上普通手機用USB連接1ADAC的音質要明顯好過用普通耳機線連接的聲音,基本與一款千元級播放器直推索尼1A表現相近。想想普通手機+1ADAC可以達到甚至還要略好于F885+1A的水平,的確是省錢又方便的組合。
對于拿手機當做音源的大眾用戶而言,要想獲得比較好的音質,選擇一款水平高并且易推的耳機的確可以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終究受限于手機本身不出色的素質,就算有提升也不會表現太出色。而終極的解決辦法還是使用外部的DAC,捆綁便攜解碼耳放是個方法,但是明顯不夠便攜,實用性會大打折扣。而像索尼MDR-1ADAC、鐵三角DN1000USB這樣耳機本身帶高品質解碼器,雖然也存在前面提到的內置耳放耳機的電池續航問題,但1ADAC用普通耳機線時與普通版1A表現基本相同,并不會變得難以驅動,所以面對這么龐大的手機音頻市場,筆者認為帶解碼耳機很有發展前途,它們要比累贅的外置手機解碼耳放更為容易令人接受,并且不只是獲得更好的音質,如果愿意的話,解碼耳機也可以像電腦游戲耳機那樣,加入多聲道環繞、震動等功能,變得更有趣。
|